声音彭邦本天府文化的渊源历程特质

  巴蜀文化和天府文化,二者除了是同义、近义之外,天府文化也是巴蜀文化的核心区,或者说是巴蜀文化的高地。这就是巴蜀文化和天府文化的源头关系。

——四川省郭沫若学会会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邦本

  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我学习研究巴蜀文化和天府文化的心得体会。我们先来界定天府文化。天府文化,简言之就是自古以成都、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天府之国”大地上发生发展起来的文化。这一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非常丰富。天府文化最直接的源头就是巴蜀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巴蜀文化和天府文化其实是相互关系非常密切、非常接近的两个范畴,但仔细分辨,在时空上,尤其空间上又有所区别。从时间上看,巴蜀文化起源甚早,至迟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天府文化的源头也非常古老,但其正式形成是在汉代。从空间范围来看,巴蜀所指代的地理范围更广。今天的巴蜀通常指的是四川盆地一带,而在古代,巴蜀的地域范围则要宽得多。根据东晋成都著名历史学家常璩所撰写的现存中国最早的地方史志《华阳国志》记载,“巴”的范围北及汉中,东至奉节县,南及乌江流域中下游,也就包括了现今的贵州省北部。蜀的范围更广,北至秦岭,东及涪江流域,西边囊括了川西高原,南边远及中越边界。过去学术界在界定巴蜀的地理范围时十分谨慎,因为这涉及到国际上的区域关系、国际政治。但我们今天这样讲是有文献依据和实证研究支撑的。一个时期以来,在越南北部包括河内附近出土了一些带有明显古蜀文化风格的文物,这就佐证了《华阳国志》的记载。两个地理上相隔数千里的地方有如此近似的文物,一定是源自族群的迁徙和长期互动所带来的文化交流。总的来说,早期巴蜀文化区的地理范围,包括今天四川、重庆,和陕西省的南部、甘肃省东南部,以及云贵一带,还有广西西部的部分地方。后来伴随着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逐渐集中、缩小到今天四川、重庆范围内,但这实际上只是传统巴蜀文化区的核心部分。我们要全面研究传统的巴蜀文化,追踪溯源,除了四川、重庆,也还要涉及川渝周邻的上述地方。

  巴蜀文化和天府文化,二者除了上述密切关系之外,历史上的“天府文化”也可以说是“巴蜀文化”尤其是“蜀文化”的核心区,或者说是“巴蜀文化”的高地。这就是历史上巴蜀文化和天府文化的大致关系。

  除了巴蜀文化,天府文化还有很多来源,中原文化和附近的荆楚文化等,也是源头。根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黄帝和嫘祖氏联姻,生下两个儿子青阳和昌意,分别降居江水、若水,江水就是岷江——长江,若水就是雅砻江。这一传说近年来已经在岷江流域的考古中得到印证。而在我们成都平原的考古资料中,也发现了引人注目的黄河中游地区夏商之际二里头文化的若干因素,这就启示我们天府文化也与中原华夏文化渊源相通。中国历来就是多区域、多族群发展的局面,所以很早就形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天府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单元。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中,天府文化、巴蜀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色。天府文化作为巴蜀文化的核心区,集中展现了自身以及巴蜀文化的特色与多样性。例如,成都平原“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仅从其发饰和服饰,就能够看出其族群已经多元并存汇聚。如有的头部盘发椎结,之所以要这样将头发固定在头上,合理的推测是方便农作,反映了当时的农业文明。因为农业文明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不把头发固定,对于生产、生活是极其不便的。在非农业文明族群中,它的表现就不一样:非农业族群的人们可以披发、编发。所以从考古的资料来看,天府文化从其源头上很早就是一种多元汇聚的文化。巴蜀地区包括“天府之国”是一个巨大的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的成员来自四面八方,又走向四面八方。所以巴蜀文化为天府文化注入了开放包容的特质。

  以上简单介绍了天府文化的渊源,下面介绍天府文化的奠基时期。简单来说,就是指秦据巴蜀以后,秦人治理巴蜀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秦人在成都平原上及其周边着力甚多,实施了许多大规模的工程。这些建设奠定了天府之国的基础。例如,这一时期展开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一是北方的蜀道,一是南方的西南丝绸之路。南北公共工程交通设施的建设在当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一个帝国要维持统一的局面就必须要有发达的交通。古今中外皆如此,古罗马帝国的交通也十分发达。秦人修筑蜀道的盛况有明确的历史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发达的交通网络,促成了源源不断的人的流动、信息的流动和各种各样的资源的流动,使得蜀地“天府之国”和关中地区以及中原地区,乃至与整个中国都紧紧联系在一起。秦人这样的举措还有很多。又如古成都城的修建,过去的考古发现都未找到成都在秦以前的城墙。文献记载和相关资料证明,成都真正有城墙的时代就是始于秦朝。城垣的修建起到了抵御外敌的作用,但还有水利等其他功能。秦人在修筑成都城时,为了取用粘土夯筑城墙,在郊外挖土形成了许多人工湖泊,不仅用来蓄水,还用来养鱼。秦人将这些大大小小的人工湖泊和天然湖泊,用天然或人工河渠连通起来,“径流径通,冬夏不竭”,在城外形成长藤结瓜式的水利链,给成都的水环境包括景观和生态,都带来了很好很积极的影响。

  说到秦人在天府之国修建的大工程,就绕不开鼎鼎大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从人文底蕴、设计理念到技术模式,都可以说代表了古代中华文明的最高成就。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曾指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从文明的角度来看,都江堰所体现的文明成就的确高于长城。而且都江堰的工程模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均十分合乎当今乃至后现代发展理念,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是是非常了不起的。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水利文明的杰作,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实至名归。以上是对秦人在四川采取的一系列重大建设措施中的一些代表。这些举措全面奠定了天府之国的文明基础。

  到两汉时期,遂正式全面建成了天府之国。这一时期也有大量的举措推行。比如文翁治蜀。文翁是汉景帝末年的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我把他的功绩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以文化蜀”。它的核心是以文化来全面提升蜀地。他首先将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低级官员派到京城长安去学习,提高了蜀地官员的文化水平。第二个是他在成都首创地方举办高等级学校的先例,并在汉武帝时被正式推广到全国。这些举措让四川文风大为昌盛。文翁在任期间还有一些治蜀兴川的功劳,他继承了李冰的一些管理模式。例如,他把都江堰灌区的规模作了扩展,“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经过一系列治蜀兴川的举措,天府之国就全面建成了。

  成都为核心的蜀中为天府之国的称谓,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来自诸葛亮的原话。诸葛亮是东汉末年的人,所以至少是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巴蜀地方的文化高地也就是成都平原这一带,已经被世人称为“天府”。《华阳国志》也在讲到都江堰的神奇功能时引用前人的话,称成都平原为“天府”。并且在书中《蜀志》开头即说成都平原“地称天府,原曰华阳”。古书中说“山南水北为阳,反之曰阴”。“华阳”就是华山以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秦岭以南除了西藏以外的华夏地区,还包括一部分广西。天府的含义:中国人都信仰天人合一,天至高无上,古代人间的最高领导号为“天子”。天府就是天或天子的府库,自然是无所不有,所以“天府”之名,实际上是号称物产极其丰富。这样的称号其实最早属于关中地区,史载大约战国时期就称其为“天府之国”。后来这个“天府之国”的尊号就只有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地区所独享,这样的事实见于汉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著名的文人班固在《两都赋》中明确提到,关中地区“郊野之富,号为近蜀”,也就是说关中富饶到已经接近蜀中成都的程度了,这足以说明成都平原上“天府之国”、天府文化,其全面形成后的首次繁荣时期就是在两汉。例如:当时天下除首都长安以外有五大著名的工商业文化都市:成都、洛阳、邯郸、临淄和宛。从人口来算,当时最多的是长安,共户,口;成都户,仅次于首都,但《汉志》反映巴蜀户均近5口,则成都约38万人,可能已经超过首都长安,居全国第一。而在古代,人口就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简单的标志。在文化学术方面,《汉书·地理志》就明确讲过蜀地“文章冠天下”,是文化最昌荣、最繁华的地区。这是史实,如历史上有“汉赋四大家”或“五大家”的著名说法,其中有三大家都出自蜀中:司马相如、杨雄、王褒,而前二人史书明确记载就是成都人。

  历史上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蜀中文化有几次高峰期,一是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时期,尽管其时还是天府文化的孕育起源阶段,由于三星堆的发掘和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的面世无疑是世界级的考古发现,这一文明无疑是当时东亚大陆乃至整个世界最灿烂的文明之一。二是秦汉时期,如前所述,这是天府之国——天府文化全面形成时期。三是隋唐时期,其时天府之国益州经济文化非常繁荣,史称“扬一益二”,亦即成都经济文化的发达昌盛在天下仅次于扬州。但唐卢求《成都记序》则认为:“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卢求并非蜀人,他的意见应是较为公允的。四是五代两宋时期,五代时期天下分裂动荡,成都为核心的巴蜀地区则相对稳定,时人纷纷入蜀躲避战乱,蜀中经济文化在天下可谓一枝独秀。宋代四川经济文化在唐五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不仅以三苏父子代表的蜀学和天府文化达到新的高峰,而且经济也更上层楼,时有“缣缕之赋,数路取赡;”“赋税皆为天下最”,提供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家财政收入。元初以降,由于四川每次改朝换代均经历大规模战乱,经济社会遭到严重破坏;加以国家政治中心北移,海上航路开辟发展导致东亚大陆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迁,使得巴蜀地区在全国格局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不再领先天下,但仍然在全局中保持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上所述,以成都为核心的蜀地元代以前曾长期在全国处于经济文化先进地位,并且即使在元明清以降不再拥有此种地位,但仍然保持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对于天府文化的特质魅力,我们做了以下简单的归纳:

  

一是开放包容、诚信节义

  巴蜀所在的四川盆地在自然地理上为群山环绕,形成所谓“四塞”的环境格局,对外交通甚为不便,但正因为如此,激发巴蜀先民很早就以跨越天险的无畏精神和开辟栈道等技术创新努力突破自然屏障,与巴蜀域外建立了畅通的联系,形成了开发的格局。同时,以成都为中心的巴蜀地区历来是移民文化区,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至少有5-6次,小的就难以计数了。其人民来自四面八方,又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因而其文化正像学者所喻,犹如一个大型水库,水来自四面八方,又流向四面八方,在开放中形成动态的融聚。

  

二是喜文好艺、标新立异

  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资料显示,天府文化从其起源时期,就特别富于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而且富于浪漫精神,可谓其一大特色,这应该与蜀地自然环境尤其山川形势的大起大落、多元多样分不开。史载武王伐纣,巴人为前锋,“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而蜀地至迟从三星堆-金沙时期开始,其出土器物每每以精美的人神和动植物造型艺术令人刮目,那些与中原庄严的鼎簋系列相对的各类人神具象系列,特别是其生动的面目造型,尤其富于艺术的生命力和人文精神;而太阳神鸟、通天神树等动植物造型,亦特别富于夸张灵气,着实令人神游万仞。此种充满浪漫气息和想象力的“文艺范儿”,对后世影响很大。蜀地自汉以来即多文才,有“文章冠天下”之说,尤以司马相如、李白、苏东坡、郭沫若等富于浪漫和创造力的大家引人注目。在成都和四川,历史上有过很多标新立异甚至天下第一的发明创造,如有人类历史上最早得纸币——交子,就在多年前出现于成都。纸币从货币发展的历史角度来讲,其产生必须以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为前提,而且要求信用体系充分建立起来之后才能有这样的发明。再如汉代成都有个著名的文化学术人叫杨雄,这个人是个全面发展的球型天才(蜀中历史上类似的天才还有苏东坡、杨慎、李调元、郭沫若等),在他涉猎的文、史、哲、语言、天文等诸多领域中,他都有领先或创造性的建树,如编撰了中国的第一部《方言》,并率先在深刻的《太玄》一书中提出并阐述了“一分为三”的原创性哲学理论。

三是道法自然、知快守慢

  以成都为核心的天府文化,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维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典型即都江堰,其所蕴涵的“上善若水”、“以水为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精神,昭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念。与之相应,天府之国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也使其文化在生活哲学层面上孕育并彰显出了一种知快守慢的闲适风度和人文精神,这对于当今成都打造休闲之都,无疑是得天独厚的深层次资源。

  今天,我们面临着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报告也适时提出了“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文化发展新思路:深度发掘地域文化特质,从市民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扬城市之韵、固城市之根、立城市之品、铸城市之魂。这无疑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天府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了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时代风尚。创新发展天府文化,就应先把天府文化好好梳理和研究好。这一基础性的工作做好了,就会为我们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提供最有特色的发展资源。很多资源都是一次性的,但文化资源不是这样的,只要我们会用,它就生生不息,越用越丰富,越用越精彩。正因为如此,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开发都是无止境的,相互相成的。文化基础性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更好地为文化应用发展,亦即创造性转化提供有力的支撑,不管是打造特色小镇、打造文化村落、打造田园经济综合体还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智慧之城等等,都是可以在其中找到资源、找到支撑,并且从中引发产生无数的文化创意,有力地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的长足发展。总之,只要我们把基础性研究工作和创意应用工作扎实作好了,天府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一定能实现,天府之国的明天就会更美好!谢谢!

(根据天府文化论坛现场录音整理)

彭邦本: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川大教学名师,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郭沫若学会会长,郭沫若学刊副主编,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哈佛大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97—98),并应邀赴加州大学、匹兹堡大学等海外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交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在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合作和独立完成的成果曾分别获得四川省政府一、二、三等奖。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重庆哪家好
白癜风治疗药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js/12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